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技术领域,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设置若干个开口能够从鱼箱的四周对鱼吸引从而进行捕鱼,能够增加捕鱼的效率,在最少的时间捕获最多的鱼,在时间成本最小的情况下,增加捕鱼的数量,在鱼箱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开口,在若干个开口的内部安装有倒刺,倒刺能够在鱼进入到鱼箱内部时,对鱼进行围困,使鱼无法从鱼箱中逃脱,减少鱼的逃脱率,倒刺的上端面呈梯形结构,在鱼进入鱼箱内部想要逃脱时,不会扎伤鱼,减少捕鱼过程中鱼的受伤,以此保证鱼的成活率。
公开号:CN214339517U
申请号:CN202120031627.9U
申请日:2021-01-07
公开日:2021-10-08
发明作者:李燕平;吕云云
申请人: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;
IPC主号:A01K69-06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技术领域,具体说是一种水下捕鱼装置。
[n0002]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,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--淡水的湖泊、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,鱼,相伴人类走过了五千多年历程,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,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食品与观赏宠物,人工捕鱼已经达不到现今生活中对鱼的需求,所以水下捕鱼装置已经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[n0003] 然而,当前的水下捕鱼装置,在捕鱼过程中,鱼容易从捕鱼装置中逃脱,捕鱼效率较低;当前的水下捕鱼装置,只能通过设置一个开口进行捕鱼,不能在捕鱼装置的各个面开设开口,捕鱼效率低;当前的水下捕鱼装置,在捕鱼过程中,只能通过鱼的自由游动,对鱼进行拦截,不能通过定量放置饵料,对鱼进行诱惑。
[n0004]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,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捕鱼装置。
[n0005]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包括,鱼箱、支撑架,支撑架位于鱼箱的上方,鱼箱的一侧设有出鱼口,出鱼口的一侧设有门栓,门栓能够固定出鱼口,使鱼在进入鱼箱内部时,对鱼进行围困,鱼不会从出鱼口逃脱,出鱼口远离门栓的一侧设有螺母,螺母靠近门栓的一端设有螺帽,出鱼口的一侧设有卡扣,能够通过螺母和螺帽的螺纹配合,对门栓和出鱼口进行固定,使出鱼口在捕鱼时不会开合,避免在捕鱼过程中,鱼从出鱼口逃脱,鱼箱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开口,若干个开口的内部安装有倒刺,倒刺能够在鱼进入到鱼箱内部时,对鱼进行围困,使鱼无法从鱼箱中逃脱,鱼箱的顶端焊接有顶板,顶板的两侧均焊接有耳板,支撑架与两个耳板固定连接,支撑架能够给饵料桶提供支点,能够固定饵料桶,增加饵料桶的稳定性,支撑架的顶部焊接有饵料桶,饵料桶的一端连接有进饵管,进饵管远离饵料桶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出饵口,饵料从出饵口进入到鱼箱内部,饵料吸引鱼,从而进行捕鱼。
[n0006] 螺母贯穿门栓和出鱼口,螺帽和螺母螺纹配合,能够通过螺母对门栓和出鱼口进行固定,使出鱼口能够固定在鱼箱上。
[n0007] 卡扣为“L”型结构,门栓远离螺母的一端放置在卡扣的水平平面上,能够使门栓对出鱼口进行固定,在捕鱼过程中鱼不会从出鱼口逃脱。
[n0008] 顶板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,能够在鱼进入鱼箱时,保持鱼箱的透气性,使鱼不会在鱼箱内闷死,倒刺的上端面呈梯形结构,使鱼在进入鱼箱内部时想要逃脱时,对于进行围困的同时,不会扎伤鱼。
[n0009] 进饵管贯穿支撑架,进饵管贯穿顶板,使饵料能够从饵料桶经过进饵管在进入鱼箱内部时没有阻挡,不发生饵料的损耗。
[n0010] 进饵管的下部位于鱼箱内部,且出饵口位于鱼箱内部,能够使饵料进入到鱼箱的内部,饵料能够漂浮在鱼箱的内部和四周,漂浮的饵料能精准的将与吸引到鱼箱的四周,从而对鱼进行精准的捕捞。
[n0011]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:
[n0012] (1)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将水下捕鱼装置放入水中,在饵料桶内部放上饵料,饵料从饵料桶进入到进饵管,从进饵管下沉至出饵口,饵料从出饵口进入到鱼箱内部,饵料吸引鱼,从若干个开口经过倒刺进入到鱼箱内部,进行捕鱼,设置若干个开口能够从鱼箱的四周对鱼吸引从而进行捕鱼,能够增加捕鱼的效率,在最少的时间捕获最多的鱼,在时间成本最小的情况下,增加捕鱼的数量。
[n0013] (2)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在鱼箱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开口,在若干个开口的内部安装有倒刺,倒刺能够在鱼进入到鱼箱内部时,对鱼进行围困,使鱼无法从鱼箱中逃脱,减少鱼的逃脱率,与此同时,倒刺的上端面呈梯形结构,在鱼进入鱼箱内部想要逃脱时,不会扎伤鱼,减少捕鱼过程中鱼的受伤,以此保证鱼的成活率。
[n0014] (3)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出饵口位于鱼箱内部,能够使饵料进入到鱼箱的内部,饵料能够漂浮在鱼箱的内部和四周,漂浮的饵料能精准的将与吸引到鱼箱的四周,从而对鱼进行精准的捕捞,增加捕鱼的效率。
[n0015]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。
[n0016]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。
[n0017]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刺结构示意图。
[n0018]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中A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。
[n0019]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饵管和出饵口结构示意图。
[n0020] 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母和螺帽结构示意图。
[n0021] 图中:1、鱼箱;2、出鱼口;3、螺母;301、螺帽;4、门栓;5、卡扣;6、顶板;7、耳板;8、开口;9、倒刺;10、支撑架;11、饵料桶;12、进饵管;13、出饵口。
[n0022]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、创作特征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,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,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。
[n0023] 如图1-图5所示,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包括,鱼箱1、支撑架10,撑架10位于鱼箱1的上方,鱼箱1的一侧设有出鱼口2,出鱼口2的一侧设有门栓4,门栓4能够固定出鱼口2,使鱼在进入鱼箱1内部时,对鱼进行围困,鱼不会从出鱼口2逃脱,增加捕鱼的效率,出鱼口2远离门栓4的一侧设有螺母3,螺母3靠近门栓4的一端设有螺帽301,出鱼口2的一侧设有卡扣5,能够通过螺母2和螺帽301的螺纹配合,对门栓4和出鱼口2进行固定,使出鱼口2在捕鱼时不会开合,避免在捕鱼过程中,鱼从出鱼口2逃脱,鱼箱1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开口8,开口8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倒刺9,倒刺9为塑料材质,且倒刺9的平面呈梯形结构,且若干个倒刺9围绕开口8安装,使若干个倒刺9远离开口8的一端围成一个圆形,且倒刺9围成的圆形的直径小于开口8的直径,倒刺9能够在鱼进入到鱼箱内部时,对鱼进行围困,使鱼无法从鱼箱1中逃脱,减少鱼的逃脱率,鱼箱1的顶端焊接有顶板6,顶板6的两侧均焊接有耳板7,支撑架10与两个耳板7固定连接,支撑架能够给饵料桶11提供支点,能够固定饵料桶11,增加饵料桶11的稳定性,支撑架10的顶部焊接有饵料桶11,饵料桶11的一端连接有进饵管12,进饵管12远离饵料桶1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出饵口13,饵料从出饵口13进入到鱼箱1内部,饵料吸引鱼,从而进行捕鱼。
[n0024] 螺母3贯穿门栓4和出鱼口2,螺帽301和螺母3螺纹配合,能够通过螺母3对门栓4和出鱼口2进行固定,使出鱼口2能够固定在鱼箱1上,增加出鱼口2的稳定性。
[n0025] 卡扣5为“L”型结构,门栓4远离螺母3的一端放置在卡扣5的水平平面上,能够使门栓4对出鱼口2进行固定,在捕鱼过程中鱼不会从出鱼口2逃脱,增加捕鱼的效率。
[n0026] 顶板6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,能够在鱼进入鱼箱1时,保持鱼箱1的透气性,使鱼不会在鱼箱1内闷死,保证捕鱼过程中鱼的成活率,倒刺9的上端面呈梯形结构,使鱼在进入鱼箱内部时想要逃脱时,对于进行围困的同时,不会扎伤鱼,进一步提升捕鱼过程中鱼的成活率。
[n0027] 进饵管12贯穿支撑架10,进饵管12贯穿顶板6,使饵料能够从饵料桶11经过进饵管12在进入鱼箱1内部时没有阻挡,不发生饵料的损耗。
[n0028] 进饵管12的下部位于鱼箱1内部,且出饵口13位于鱼箱1内部,能够使饵料进入到鱼箱1的内部,饵料能够漂浮在鱼箱1的内部和四周,漂浮的饵料能精准的将与吸引到鱼箱1的四周,从而对鱼进行精准的捕捞,增加捕鱼的效率。
[n0029] 在使用时,首先,将水下捕鱼装置放入水中,在饵料桶11内部放上饵料,饵料从饵料桶11进入到进饵管12,从进饵管12下沉至出饵口13,饵料从出饵口13进入到鱼箱1内部,饵料吸引鱼,从若干个开口8经过倒刺9进入到鱼箱1内部,进行捕鱼,设置若干个开口8能够从鱼箱1的四周对鱼吸引从而进行捕鱼,能够增加捕鱼的效率,在最少的时间捕获最多的鱼,在时间成本最小的情况下,增加捕鱼的数量,然后,在鱼箱1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开口8,在若干个开口8的内部安装有倒刺9,倒刺9能够在鱼进入到鱼箱内部时,对鱼进行围困,使鱼无法从鱼箱1中逃脱,减少鱼的逃脱率,与此同时,倒刺9的上端面呈梯形结构,在鱼进入鱼箱1内部想要逃脱时,不会扎伤鱼,减少捕鱼过程中鱼的受伤,以此保证鱼的成活率,最后,出饵口13位于鱼箱1内部,能够使饵料进入到鱼箱1的内部,饵料能够漂浮在鱼箱1的内部和四周,漂浮的饵料能精准的将与吸引到鱼箱1的四周,从而对鱼进行精准的捕捞,增加捕鱼的效率。
[n0030]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、主要特征和优点。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,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,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,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,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,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。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6)
[0001] 1.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包括,鱼箱(1)、支撑架(10),其特征在于:所述支撑架(10)位于鱼箱(1)的上方,所述鱼箱(1)的一侧设有出鱼口(2),所述出鱼口(2)的一侧设有门栓(4),出鱼口(2)远离门栓(4)的一侧设有螺母(3),所述螺母(3)靠近门栓(4)的一端设有螺帽(301),所述出鱼口(2)的一侧设有卡扣(5),所述鱼箱(1)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开口(8),所述开口(8)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倒刺(9),所述鱼箱(1)的顶端焊接有顶板(6),所述顶板(6)的两侧均焊接有耳板(7),所述支撑架(10)与两个耳板(7)固定连接,所述支撑架(10)的顶部焊接有饵料桶(11),所述饵料桶(11)的一端连接有进饵管(12),进饵管(12)远离饵料桶(11)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出饵口(13)。
[0002]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其特征在于:螺母(3)贯穿门栓(4)和出鱼口(2),螺帽(301)和螺母(3)螺纹配合。
[0003] 3.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其特征在于:卡扣(5)为“L”型结构,门栓(4)远离螺母(3)的一端放置在卡扣(5)的水平平面上。
[0004] 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其特征在于:顶板(6)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,倒刺(9)的上端面呈梯形结构。
[0005] 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其特征在于:进饵管(12)贯穿支撑架(10),进饵管(12)贯穿顶板(6)。
[0006] 6.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下捕鱼装置,其特征在于:进饵管(12)的下部位于鱼箱(1)内部,且出饵口(13)位于鱼箱(1)内部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
US9339016B1|2016-05-17|Molluscan bivalve cage system
WO2001052638A1|2001-07-26|Device for anchoring floating cages for fish, fish pots and cages
CN214339517U|2021-10-08|一种水下捕鱼装置
KR20130035528A|2013-04-09|가두리 양식장치
CN109000974B|2020-12-11|定点鱼卵辅助监测装置
JP2005312328A|2005-11-10|魚検出装置,魚捕獲装置および魚捕獲方法
JP2004016118A|2004-01-22|水中生物捕獲装置
CN205196755U|2016-05-04|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防逃逸诱捕器
KR20140089932A|2014-07-16|저인망으로부터 자체 방어 기능을 갖는 부양식 해저 모니터링 시스템
KR20200079458A|2020-07-03|해파리 대량발생 방지를 위한 유영형 해파리 유생 확산 방지막
CN105409894A|2016-03-23|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防逃逸诱捕器
US20090119976A1|2009-05-14|Bait bucket having a funnel for cast netting
JP2007105002A|2007-04-26|外来魚採捕装置
CN110115254A|2019-08-13|浮标自动钓鱼器
CN108317461A|2018-07-24|一种野外垂钓用led灯
CN204811581U|2015-12-02|水底自动钓鱼器
CN210538209U|2020-05-19|水下养殖网箱智能识别系统
KR101480018B1|2015-01-07|어류 포획장치
CN213848252U|2021-08-03|一种养殖网箱
CN210017496U|2020-02-07|立体分层养殖水槽连续供水装置
CN210901006U|2020-07-03|一种拖网渔船渔网钢绳
CN212629564U|2021-03-02|一种海产品养殖用的饲养设备
CN210248042U|2020-04-07|一种鱼塘捕鱼装置
CN213848303U|2021-08-03|一种可视电子控制关门地笼
CN214126556U|2021-09-07|一种智能深海养殖网箱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8| GR01| Patent grant|
2021-10-08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
CN202120031627.9U|CN214339517U|2021-01-07|2021-01-07|一种水下捕鱼装置|CN202120031627.9U| CN214339517U|2021-01-07|2021-01-07|一种水下捕鱼装置|
[返回顶部]